04-06
01

[一堆陶土,一封遺書,一片美好生命]-天下雜誌

一堆陶土,一封遺書,一片美好生命

三十歲,國內陶藝大獎常客,藝術界的早起之秀。從小,老師罵他的
作文胡說八道;現在,出入現代和傳統,文字藝術成為他人生的重心

文/ 周慧菁 天下雜誌 第300期 2004/06/01 出刊


   「這是圖特(Thoth),古埃及的智慧之神,也是知識之神,負責書記所有文字部份,也是時間的管理者。埃及的象形文字是由它策劃出來。當初選擇圖特,是因為它在記錄一個時代起飛的狀況。」在擠滿作品、不到十坪的住處兼工作室裡,長髮及肩的施宣宇自信中帶點靦腆,解釋著他最新個展的陶藝作品,鳥面人形的陶土雕塑上,佈滿密密的各種文字圖形,有漢書上的文字、有各種電腦病毒的名字、還有現代年輕人流行的刺青圖案。他的作品清楚地融合「中外古今」。

   從二十歲就開始舉行個展,得過國內多次陶藝大獎,並經常到國外參展,三十歲的施宣宇在藝術界算是早起之秀。但做為新時代的藝術創作者,他所面對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。所謂的無疆界競爭,直接衝撞像他這樣的台灣新生代的藝術家。

   「我們這個年代是直接進入國際圈,我的藝術界突然變得很大,」父母也是藝術工作者的施宣宇,比較自己與上一代藝術家最大的不同。也是走出國門之後才發現,在西方人眼中,自己不是代表台灣,而是東方的代表。

象形文字與ICQ
都是國際語言


   有一年在法國的經驗,讓施宣宇深感挫折。有位法國藝術家很興奮地問他,會不會易經?不太懂。那老莊,有讀過但不透。那你不是東方人嗎?回台灣後施宣宇開始重新認真讀古書。因為若想在世界的藝術舞台上展現出自己的獨特性,傳統文化提供了重要的養分。

   出入現代與傳統,文字是施宣宇目前最關心也最認真思索的議題。 「我們這個時代比較不一樣的是,有新的象形文字出來了,例如ICQ上的各種符號,不管是開心的,生氣的,這個象形文是國際性的。而舊世紀的文字,所謂的繁體中文正在沒落,台灣是最後一個繁體文國家。」他試著以作品體現舊文字結束和新文字開始的這個時代,並用陶土來記錄。「我相信人類的文字是從泥土開始,所以希望用土來做記述,古代的埃及、馬雅、兩河流域文化,他們都是把歷史記載在陶土上。電腦檔會毀滅,紙張的也會毀滅,但陶土的就算被毀,也可由這些碎片上的文字,來反映這個文化存在的必要性。」

   雖然經常以陶土創作,但施宣宇從不自我定位為陶藝家。「現在藝術家的領域界限愈來愈模糊,只是看哪種媒材適合表現我的想法。」因此上次的展覽,施宣宇跑到婦產科拍了許多胎兒在母體裡成型的超音波掃描錄影帶,來表現他的輪迴觀。一個即將新生的胚胎靈魂與另個正在等待死亡的靈魂,以不同的速度在母體裡相逢。

   走上專業藝術創作之路,對施宣宇來說,是必然也是偶然。大學聯考前得猛爆性C型肝炎,醫生說沒藥醫,存活度大概四○%,只能幫你打葡萄糖。十九歲的施宣宇躺在病床上打點滴,開始覺得人生要結束了,要下定決心,如何可以有一個很過癮的人生?自己到底要做什麼?

   「我一直覺得自已是一個遜角,什麼都很遜,體育不好,成績也是最後面幾名。覺得人生沒有存在的必要性,開始找為什麼活下去的理由。後來找到藝術,覺得在這裡我很快樂。應該說找到我的藥,治我憂鬱的藥。有點像開始酗這個成就感,找到活下去的理由。」慘澹的小學、國中生活,直到進入泰北高中讀美工科,開始參加各種美術與設計比賽並頻頻獲獎,才找回自信,也為人生找到出路。

我是個遜角
但是個有氣魄的藝術家

 「以前當你什麼都不好的時候,沒人會去管你,連你沒有來上課也沒人發現,」三十歲的施宣宇說到年少時所受到的漠視,說笑的語調裡仍忍不住激動,「以前作文,老師會給我寫:胡說八道。現在我用另一種方式呈現我的想法和我的說法。」

 在台灣要當專業的藝術創作者,不論成名與否都得安貧樂道。「記得剛踏入這行,爸爸跟我說,做藝術家ㄧ定要有一種東西,要有氣魄。就是要挨得起餓,你只要挨得起餓,就有機會,」纖細的施宣宇用台語說出氣魄,聽起來特別有氣魄。他會計算一碗白飯多少錢,瓦斯費多少都會算得很清楚、很小心,有時電鈴不敢聽,電話不敢接,怕是討債的、收報費的。

 「撐不過時就洗洗碗打打雜,」七年級的施宣宇說得雲淡風清,因為他曾經擺路邊攤賣牛仔褲,便利商店、快遞、廚房、清潔、工地,也都做過。而這些社會經驗也讓他受益很多,「任何學焊接的,精準度都不會比巷口修冷氣的阿伯高,因為他們以此維生,不能出錯。」

成功?
字典裡有我就行了

 對作品講究精確,對生命也要求精確掌握。當兵後,施宣宇每年生日時都會寫封遺書,把生命重新校正一下。裡面交代要感謝誰,對誰不起,東西要給誰,怎麼辦遺作展,甚至DM要如何設計、配色,「生命要做好準備,唯有把計劃排好,優先順序排出來,你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做完所有事情,」施宣宇像經理人般的在管理自己的生命。

問施宣宇,對他而言成功是什麼?「我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名字在字典裡可以查得到,像畢卡索一樣,那我就成功了。」不知什麼時候施宣宇的名字會出現在字典上,但他的確像畢卡索一樣,不斷尋求自我突破。

 前陣子他胃穿孔開刀,每天都吃那種很稀很稀看不到米粒的清流飲食。「我真希望可以把它做成作品,很純粹、很單純。現在我的作品很繁複,下次展覽我希望能做清流,很平淡很平淡的完美。」在邁向 很平淡的完美途中,施宣宇也正攀向自己的高峰。






[本日誌由 Samuel 於 2010-12-16 05:44 PM 編輯]
文章來自: 本站原創
引用通告: 查看所有引用 | 我要引用此文章
Tags: 施宣宇 陶土 藝術
相關日誌:
評論: 0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數: 3007
發表評論
你沒有權限發表評論!